體檢報告怎麼看?千萬別自己嚇自己!

優活健康資訊網╱新聞中心 2011-08-02 18:05

國健局推廣成人健檢新制昨天上路,加入了身體質量指數計算、腰圍測量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、腎絲球過濾率等精密的檢查,但卻把最基本的血液常規檢驗及尿酸檢驗給剔除在外。國健局指出,這些檢測對健康的效益並無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,反而會讓健檢民眾因不了解而被這些檢查數據給「嚇壞了」,因此在經過討論後將不納入這兩項檢驗。但一般民眾要如何瞭解自己的檢驗報告呢?

健檢報告的數字、英文,讓沒有醫療背景的人讀得「霧煞煞」,根本不知到哪裡需要注意,也不知道身體哪裡出了問題。這時,有些人會先從標示紅字或「異常」的項目讀起,再根據異常的項目上網搜尋試圖瞭解自己哪裡出問題了。但網友如果真的自己按圖索驥,往往都會發生「自己嚇自己」的情形,例如,別以為肝指數飆高,就以為自己肝出了狀況,很有可能在檢驗前一天睡眠不足或睡不好,就有可能讓肝指數飆高;又例如,檢驗前一天,停止禁食之前,如果吃了一顆白煮蛋,保證隔天三酸甘油脂的指數飆高。

健檢報告只是檢測疾病的其中一個環節,無法從單一數據就妄下定論,還得靠病史詢問及深入檢查後才能診斷,不過健檢報告提供一種來自身體的警訊,例如三酸甘油脂(TG)、總膽固醇(T-CHOL)異常可能代表「血脂肪代謝異常」,或有「潛在性心臟血管病變」危險因子;血中尿素氮(BUN)、肌酸酐(Creatinine)數值異常,則可能是有腎臟功能出狀況,或「腎臟發炎」的情形,並須針對特定項目再做詳細的檢查後才能正確診斷。

醫師建議,可以留意的健檢報告最後一欄有關「醫師總評建議」,這欄是健檢醫師在看完健檢報告之後,針對客觀數據所呈現的結果做具體的「建議」,但並不是「診斷」。例如,肝指數偏高醫師會建議到肝膽腸胃科做深入檢查;若體重過高,則會建議控制飲食或會診新陳代謝科。此外,醫師也建議民眾不要看完健檢報告隨手丟棄,因為健檢報告所呈現的都是近期內身體的機能及狀況,若有需要可以在就醫就診時提供醫師參考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健康檢查小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